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号艺术楼

电话:010-58809248

北师大传媒学院官方公众号

数字媒体系

陈亦水 副教授


c.jpg


【简介信息】

陈亦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励耘优秀青年教师、北师大“仲英青年学者”(2019-2022),、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成员,北京市思政名师、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成员、国家“一流”课程成员等,戏剧与影视学博士、艺术学理论博士后,曾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2014-2015)。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yishuich@126.com,chenyishui@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田家炳艺术楼)508数字媒体系办公室

 

 

【教育经历与学术背景】

2005-2009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影视文化与传播),文学学士

2009-2012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系,文艺学专业(文艺美学),文学硕士

2014-2015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电影系,世界电影文化比较研究,访问学者

2012-2016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与传播系,戏剧与影视学专业(中国电影文化发展与现状),戏剧与影视学博士

2016-2018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后

2016-2022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讲师

2023-今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副教授

 

 

【科研与教学研究方向】

 

1.数字艺术研究

教学方面,多年集中在数字艺术研究领域,开设本科生公选课《世界动画电影发展史》(获评毕业生最受欢迎通识课程、校级核心课程),在本系开设本科生专业课程《数字艺术发展史》,与我校高级外专、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冯应谦老师合作开设《理解流行文化》,以及合作开设《数字媒体概论》、SPOC混合式课程《数字艺术赏析》等。独立承担研究生课程《数字艺术文化研究》,其中包含人文研究传统的文化研究基础、21世纪三大理论转向、当代数字艺术研究前沿理论这三大模块,旨在面向有志于将人文研究与当代数字新媒体技术与艺术研究相结合的跨学科理论人才提供多条研究路径。

科研方面,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数字艺术中的数字影像、动画与游戏研究,例如,与本系系主任周雯教授合著《中国当代动漫形象研究:艺术、消费与产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系当年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免检项目,获得国家一级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在数字媒体技术研究、虚拟现实研究等领域进行理论研究,在《电影艺术》《当代动画》《电影评介》《电影新作》等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动画研究数十篇。目前独立撰写的《世界动画电影发展史》教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独立翻译的《数字的灵韵:数字资本主义批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书籍,预计于2024年出版。

 

以下是截至2023.12.31,在数字艺术领域的10项部分成果:

 

[1].主要参与:《中国数字新媒体艺术创新研究》,国家艺术学重大课题(主持人冯应谦教授),2018.6-2024,国家级重大纵向,进入结项

 

[2].独立主持:《中国网络剧的媒介特性、 艺术形态与文化研究》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7-2019,已结项

 

[3].主要参与:《动漫形象研究——艺术、消费与产业》,国家艺术学社科基金(主持人周雯教授),2013.9-2018.4,国家级纵向,已结项

 

[4].一般参与,《数字游戏批评的理论建构与话实践》,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主持人何威教授),2017-2020,省部级纵向,进入结项

 

[5].周雯、陈亦水.中国当代动漫形象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国家一级学会获奖、权威外译出版社合作

 

[6].陈亦水.来自赛博空间的挑战:当代流媒体平台的全球发展与现状[J].当代电影,2020,(05):103-111.(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7]. 陈亦水.数字电影的“超级真实主义”美学探索[J].电影艺术,2021,(01):84-91.(CSSCI)

 

[8].陈亦水.降维之域:“影像3.0时代”下的游戏电影改编[J].电影艺术,2019,(01):79-87.(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国家一级学会论文一等奖)

 

[9].陈亦水,黄筱玥.觉醒的“沉睡者”:21世纪亚洲动画电影的创作格局与本土文化表达[J].电影评介,2022,(Z1):38-45(中文核心、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0].陈亦水.柏拉图之穴:关于虚拟现实(VR)影像艺术的媒介文化研究[J].电影评介,2020,(16):4-9.(中文核心)

 

 

二、电影文化研究与前沿理论工作

 

本人研究工作以电影研究为学术底色,一直以来致力于做电影文化研究。例如,博士毕业论文《景深之处:当代中国电影地域空间与文化身份研究》即研究中国电影的前现代、都市、港台、科幻地外等地域空间与文化身份建购之间的讨论,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

教学方面,合作开设国家一流课程SPOC课程《中国经典电影鉴赏》《中国电影艺术审美鉴赏》《外国经典电影鉴赏》,单独为北师大珠海校区开设的《中外影视文化》等。

科研方面,集中在关于电影文化研究与当代电影理论的发展问题,国社科后期资助项目将于2024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探讨中国电影文化研究的诸多议题。本人对电影文化研究的社会关注议题亦延伸至前沿理论的思考,与数字艺术的教学和科研方面具有共通之处。目前关注于电影理论转向后的人文研究理论路径,比如情动理论研究、生态美学批评等,在《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评介》等CSSCI与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对前沿理论问题的讨论在于对人文学科的社会价值与实践关注。

 

以下是截至2023.12.31,在电影文化研究与前沿理论领域的10项部分成果:

 

[1].独立主持:《中国电影地与空间的文化身份表达研究(1990-2019)》,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19.8-2023,国家级纵向项目,进入结项

 

[2].陈亦水. 同此凉热:当代中国电影艺术中的崇高美[M].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9. (京师青年艺术论丛系列)

 

[3].陈亦水.“高地”下的“边城”——近年来美国拉丁裔电影的文化叙事及其情动现实[J].当代电影,2023,(02):107-115.(CSSCI期刊)

 

[4].陈亦水.面对盖亚:电影生态美学的官能审美及其情动逻辑[J].电影艺术,2022,(05):22-30. (CSSCI期刊、国家一级学会一等奖)

 

[5].陈亦水.情动转向下电影理论与实践的三重维度[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2,(05):51-60. (CSSCI期刊、国家一级学会一等奖)

 

[6].陈亦水.奇幻类型电影的美学政治与“自我东方化”的历史书写轨迹[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01):42-51. (CSSCI期刊)

 

[7].陈亦水.谁人之殇?——后启示录电影的末日书写与文化逻辑[J].当代电影,2017,(12):34-41. (CSSCI期刊)

 

[8].陈亦水.影像空间的肌理:亚洲电影经验的书写方法及其话语逻辑[J].电影艺术,2019,(06):10-16. (CSSCI期刊、国家一级学会一等奖)

 

[9].陈亦水,郭瑾秋.社会话语的“双相障碍”:粉丝现象及其数字资本主义文化症候[J].电影评介,2022,(13):12-17(中文核心)

 

[10].陈亦水.银幕上的崇高客体: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崇高审美文化流变[J].艺术学研究,2021,(03):117-127. (中文核心)

 

 

 

三、当代文艺评论

 

理论科研与教学之余,当代文艺评论也是本人的工作重点。目前作为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基地第二批成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在学院的平台下主持做了多场杏坛书会的对谈工作,并以基地名义成功申请中国文联文艺理论研究课题重点项目《新时代社会文艺崇高审美价值取向变迁研究》,在国家级报纸、中文CSSCI与核心期刊上发表影视文化、流行文化的个案,以及书籍评论等研究多篇,多篇被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一级平台等重要媒体转载,在社会媒体上具有较多转载量。

本人的当代文艺评论工作,与数字艺术和电影文化研究方面的研究工作有很多相通、互为支撑。例如,与我校高级外专、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冯应谦老师合作开设的《理解流行文化》课程中,就涉及关于动漫艺术、流行音乐、赛博朋克美学等方面的讨论,亦是多年来在文艺评论方面的观察与思考。

 

以下是截至2023.12.31,在当代文艺评论领域的10项部分成果:

 

[1].独立主持:中国文联文艺理论研究部级课题重点项目《新时代社会文艺崇高审美价值取向变迁研究》,2023-2024,省部级纵向

 

[2].陈亦水.《三体》:中国科幻宏大叙事的网络动画降维书写及文化表达[J].当代动画,2023,(03):18-21.(中文核心)

 

[3].陈亦水.《我爱你!》:中国老年题材电影的突破与审美价值创新[J].电影艺术,2023,(04):58-61.(CSSCI期刊)

 

[4].陈亦水.开启“中国科幻元年”的方式:《流浪地球》的空间政治美学与中国科幻观表达[J].电影新作,2019,(02):97-102. (中文核心)

 

[5].陈亦水.“技术作为方法”的亚洲设问——“2021亚洲数字艺术展”评述[J].艺术评论,2021,(10):64-79. (中文核心)

 

[6].陈亦水,董力铭.2020年度中国网络电影行业观察[J].电影新作,2021,(02):41-49. (中文核心)

 

[7].陈亦水.中国科幻文学机器人伦理叙事中的“先锋派”——读蒋一谈的科幻文学作品《小丑岁月》. 中国艺术报,2023-12-13(国家级报纸)

 

[8].陈亦水.家庭内外:女性题材影片应具备更宏大的创作视野[N].中国妇女报,2021-10-19(006).(国家级报纸)

 

[9].陈亦水.从《新闻女王》看人文学科该怎样守护价值追寻[N].文汇报. 2023-12-20

 

[10].陈亦水.一部教科书触发的21世纪全球性人类焦虑——评《人类简史》与《未来简史》[J].中国图书评论,2017,(11):16-24.(CSSCI期刊、获《新华文摘》网络版全文转载)

 

 

四、艺术教育与社会实践

 

艺术教育与社会实践一直是本人工作的核心职责与动力。基于承担的课程,获得北京市思政名师称号,目前是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成员、国家一流课程成员,也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获得过北京市⾼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等奖等。

本人在艺术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与教学、科研相辅相成,例如独立主持的《世界动画电影发展史》获得过全校通识核心课程,并获得过最受毕业生欢迎的通识课,基于这门课,个人曾获十二届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十七届北师大青教赛文科组一等奖,以及“励耘优秀教师”二等奖等其它奖项。

本人主持并发表过多篇教改论文,主要集中在数字化教育转型领域,本人所带的学生部分参与过国家重点课题,基于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与合作技术指导学生参赛,获得许多计算机学科、数字艺术与跨学科竞赛奖项。与北师大周星教授合作的课题《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研究》的研究报告成果,预计于2024年出版同名书籍。参与数字媒体系的虚拟仿真项目获得过国家一流课程,并远赴老少边穷地区进行艺术教育推广与实践工作。对于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与社会参与,将一直是未来最重要的实践领域,以仅有的资源和能力为推广数字美育、推动教育公平贡献绵薄之力。

作为曾经的“仲英青年学者”,本人坚持每年不少于100小时时长的社会公益活动,工作之余带领学生参与社会文化艺术活动以小聚。此外,本人与学院另外两名青年教师创办了“媒底读书会”,努力在每个月都读一本媒介/技术/数字艺术与文化研究相关的书籍,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或举办“理论家同路人”系列讲座,为不同学科、不同学院、不同学校的同学、同事和同行搭建交流平台,欢迎关注同名读书会公号【媒底读书会】,更欢迎来自不同学术背景和学科领域的学生与老师们主持读书活动,保持思考。

 

以下是截至2023.12.31,在艺术教育与社会实践领域的部分成果:

 

[1].主持:《“启发式教学 翻转课堂” 在通识教育与人文艺术鉴赏 课程模块中的应用》,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2017.9-2018.3,已结项

 

[2].主持:《智能时代移动教学技巧与激励式教学方法在艺术学专业课程中的新探索》,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2018.5-2018.9,已结项

 

[3].主要参与:《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研究》(主持人周星教授),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2019.9-2023,进入结项

 

[4].骨干成员:《公共文化服务装备研发及应用示范》子课题二《研发面向残障人士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主持人王宜文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2023

 

[5].周星、陈亦水主编. 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研究[C].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4(预计)

 

[6].编写团队:《影视与数字媒体艺术实践》普通高中教科书、同名教师用书,国家级教材,承担1/4章节撰写,人民教育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2022.7

 

[7].陈亦水,刘梦霏.北师大美育历程中的数字美育——数字媒体专业教育发展与教学改革新模式[J].艺术教育,2022,(03):37-40.

 

[8].陈亦水,赖缨.后疫情时代中小学美术与书法艺术教育改革研究[J].艺术教育,2021,(05):157-160.

 

[9].陈亦水. 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初探[OL].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06-04

 

[10].主持与参与其它横向项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