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号艺术楼

电话:010-58809248

北师大传媒学院官方公众号

数字媒体系

陈焱松  教师


图片1.jpg

【简介信息】

陈焱松,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讲师,“励耘博士后”(2023-2025)、清华大学设计学博士。兼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新媒体演艺创新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照明学会数字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化资源数字化的沉浸式产业实践协同育人平台”(北京市级)的平台管理人。主要从事数字影像创作及叙事(含VR影像、AIGC影像)、新媒体艺术与数字策展等相关研究。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cys@bnu.edu.cn, cys598394662@gmail.com

办公地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田家炳艺术楼)508数字媒体系办公室

 

【教育经历与学术背景】

2012—2016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照明艺术专业,文学学士

2013—2013 中国台湾逢甲大学,建筑学专业,公费交换生

2016—2019 中国传媒大学脑科学与智能媒体研究院,艺术与科学专业,艺术学硕士

2019—2022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设计学,艺术学博士

 

2023—2025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励耘博士后

2025—至今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讲师

 

 

【学术成果】(截至2025年9月)

 

一、主持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Fund Projects and Funding

 

[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从“视看”到“体验”:中国传统绘画的虚拟现实转译与叙事研究》(2023M730305),主持人,已结项。

                              

[2]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委托项目,《面向沉浸式数智内容生产的产业链研究报告》(1252000050),主持人,在研。   

 

[3] 中国科协2020年度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项目,《基于科学可视化的主题科普空间展示设计研究》(kxyjs202001),主持人,已结项。                                  

 

 

[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网络视听壮大主流价值与文化强国建设研究》(25ZD07),课题主要成员,在研。

 

[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数字新媒体艺术创新研究》(18ZD12);课题主要成员,已结项。

 

[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奥会首钢赛区数字化生态创意设计研究与示范》(2020YFF0305400),课题主要成员,已结项。

 

[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新媒体艺术视野下宋代绘画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2019BC042),课题核心成员,排名第三,主要撰稿人,已结项。

 

[8] 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城市夜形象规划设计人才培养项目》(CUCYS03),项目联系人,排名第二,课程班主任,已结项。

 

[9] 北京师范大学优秀青年创新团队项目(人文社科),《智能媒体时代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叙事策略与效果研究》(1233300009),团队成员,在研。

 

二、学术书籍与论文 Academic papers

 

[1] 作为“分层”的增强现实叙事学[M].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4年11月出版;   

 

[2] 光媒介与光环境: 新媒体视角下的照明艺术[M].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            

 

[3] 人工智能影像叙事的涌现化生成[J]. 当代电影,2024(05)(CSSCI来源期刊,入选知网高下载量、高被引论文,后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全文转载) 

 

[4]  数字公众史学视域下博物馆的增强现实技术应用研究[J]. 东南文化,2024(05)(CSSCI来源期刊)   

                                                                       

[5] 从观看到观光:跨媒介视角下电影院的可参观性生产[J]. 当代电影, 2021(02). (CSSCI来源期刊)

 

[6] 从非玩家角色到人工智能体:虚拟现实媒介的“终极生活”叙事[J]. 编辑之友,2025(06).(CSSCI来源期刊)

                                                

[7] 突破画框:虚拟现实动画设计课程的实践探索[J]. 装饰, 2022(01).(CSSCI来源期刊)                                                            

 

[8] “沉浸感”的营造:“大先生”主题光影秀的空间叙事设计[J]. 装饰, 2022 (08).(CSSCI来源期刊)                                            

 

[9] 嗅觉的景观:“气味电影”的记忆、情感与叙事[J]. 艺术传播研究, 2022(01)(CSSCI扩展版期刊)

 

[10] 《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叙事空间建构[J]. 中国电视, 2021(08). (CSSCI扩展版期刊)                                                   

 

[11] 基于科学可视化的自然科学博物馆展示设计策略研究[J]. 中国博物馆, 2022(01).(北大中文核心、AMI扩展)                                                               

 

[12] AIGC技术在人工智能电影创作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 现代电影技术,2023(09).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AMI 扩展,入选知网高被引论文)                                              

 

[13] Kindergarten Interactive Lighting Design Based on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 [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CII). Springer, Cham, 2021(论文入选设计学顶会HCII)                                                                     

 

[14] Interaction Design Strategy of Baitasi Historic Bloc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Microrenewal [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ulture-oriented Science & Technology(CoST). 2023.(IEEE出版,EI检索)

 

[15] The Temporality of Duration: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Slit-Scan Photography[C]. SIGGRAPH 2025, Talks.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New York, NY, USA, Article 21, 1–3.(入选国际计算机图形学顶会SIGGRAPH)

 

[16] Magic You: A Poetic VR Journey into the Mind of ADHD[C]. SIGGRAPH 2025, Immersive Pavilion.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New York, NY, USA, Article 12, 1–2.(入选国际计算机图形学顶会SIGGRAPH)

 

等等                                                                             

 

三、相关荣誉与获奖 Achievement Awards

 

[1] 在学期间,曾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及相关作品的创作荣誉等。(此略)

 

[2] ACM SIGGRAPH Asia XR单元“最佳体验奖”(Audience Choice: Theater Experience Award),由国际计算机学会(ACM,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举办。(该作品为中国大陆地区在XR单元成立以来的首次获奖。)

 

[3]“1+N高校奖学金计划”获奖者,由国际照明设计师协会(IALD)颁发;

 

[4]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AIGC电影单元“优秀学术成果”,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颁发。

 

[5]  《中国电视》“新锐作者计划”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新锐学者”,其论文获得教师组“优胜论文”,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与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颁发; 

 

[6] 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成都”优秀论文(入会资格),由中国美术家协会颁发;

 

[7]  第二届中国动态影像视觉艺术优秀论文一等奖,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

 

[8]  北京师范大学首届人工智能教学大赛二等奖,由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部颁发;

 

[9]  指导数字媒体系学生获得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赛事的国赛奖项,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

 

等等

 

四、创作实践 Design Practice

 

一方面,长期从事VR影像、AIGC影像及相关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创制工作,曾赴意大利参加由国际照明设计师协会(IALD)、意大利多洛市政府(DOLO)联合主办的“Luci in Riviera”灯光节;赴柬埔寨参与由中国外交部主办、中国贸促会承办的“澜湄合作成果展”设计工作;与MAD建筑事务所(马岩松)合作完成北京国际设计周灯光装置作品《不是月亮》;参与上海豫园灯会光影艺术装置“鱼旎如意”、珠海横琴行浸式夜游“奇幻功夫夜”、首北兆龙饭店的新媒体艺术空间设计、迷笛音乐展览馆、VR艺术项目“灵境之城”等艺术项目。其中,担任监制的VR作品《Magic You》入围SIGGRAPH、SIGGRAPH Asia、IEEE VR、法国新影像艺术节等;担任导演的AIGC影像作品《择中而立》由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资助,是北京中轴线数字化助力申遗的成果,并在奥地利维也纳市政厅、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等地展映。

 

另一方面,长期以策展人(及策展助理)的身份开展数字艺术领域的相关展览实践,包括国家艺术基金《万物有灵: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研究成果展》、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大先生》主题光影秀、北京科技周科幻分会场“科幻世—科技艺术概念展”、中国科幻大会沉浸式科幻产业展“科幻共同体”、OPPO《镜•界》科技艺术概念展、“学院派:清华大学动画艺术展”、798艺术区“万象有形”——中国传统书画的数字转译展、北京师范大学“数域共振”数字媒体系作品联展等。其中,以策展人的身份联合清华美院、北电、中传等高校主办《可生长的图景:青年AI艺术家邀请展》,推动AIGC影像艺术走向公共场域,获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