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号艺术楼

电话:010-58809248

北师大传媒学院官方公众号

艺术学系
吴键 副教授


 

【简介信息】

吴键,男,福建柘荣人,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艺术理论与批评,聚焦于中国现代艺术学的发生、中日近代艺术思想交流等课题研究。在《文艺理论研究》《美术研究》《当代电影》《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译作若干。2016-2017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项目资助,赴日本东京大学公派研究学习。曾获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十杰”等荣誉奖励。


【教育背景】


2007—2011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

2011—2014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文学硕士。

2014—2018 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艺术学博士。

2016—2017 东京大学,表象文化专攻,联合培养博士。

【科研成果】


一、CSSCI核心论文:

[1]. 《“文质”与“南北: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探析》, 《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06期。

[2]. 《两种现象学“真实”向度中的巴赞电影美学——以〈电影语言的演进〉为中心的思考》,《当代电影》2015年09期。

[3]. 《思入艺术的文化本源——钱穆艺术论探析》,《河南社会科学》2016年02期。

[4]. 《“即现”舞蹈的美学透视——评万素编导作品〈流淌在时间中的‘即现’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5].《滕固的“艺术学”构想与其“文化”之思——以其留日求学经历为中心》,《美术研究》2019年05期。

[6].《“天眼”与“尘身”:近代视觉体制演进中的王国维“观”论构型》,《文化与诗学》2019年02辑。

[7].《艺术写作的中国范式:以刘师培〈中国美术学变迁论〉与李泽厚〈美的历程〉的对读为例》,《当代文坛》2020年05期。

[8]《西潮却自东瀛来:明治日本与近代艺术的“概念”革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21年02期。

[9]《艺术何以“科学”:“科玄论战”语境中滕固“艺术学”之辩》,《艺术学研究》2021年0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艺术学理论》2022年02期全文转载)

[10] 《古雅,或时间的美学政治——近代中国艺术革命潮中的王国维“古雅说”》,《文化与诗学》2022年01辑。


二、其他国家与省部级期刊论文:

[11].《清末民初“南北话语”建构与民族空间地理意识的现代转型——以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为中心》,《国际比较文学》2018年02辑。

[12]. 《王国维“世界学术”观念与中国现代文论知识型的缘起》,《美育学刊》2013年04期。

[13].《有声之思——冯至〈十四行集〉声情与诗思互动关系探析》,《励耘学刊》2013年01辑。

[14].《回首来路,芳菲满途——记文艺美学学科开拓者胡经之先生的学与行》,《四川戏剧》2016年02期。

[15].《品味的工业化与当代审美共同体建构——以奥利维耶·阿苏利〈审美资本主义〉为中心的思考》,《文艺评论》2015年09期。

[16].《舞蹈复调、时代叠映与当代先锋艺术的“可感性分配”——以王玫、宋欣欣舞蹈作品〈我和妈妈〉为中心的思考》,《舞蹈》2017年06期。

[17].《象征资本运作与当代网络影评生态——以2016年末豆瓣“恶意差评”事件为例》,《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02期。

[18].《文艺高峰评价标准及其三重张力》,《民族艺术研究》2020年02期。

[19].《清末民初南北文学的多重想象——从刘师培与梁启超、王国维文论对读来看》,《斯文》2019年02辑。

[20].《2018年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中学篇》,《艺术评论》2019年03期。

[21].《2019年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中学篇》,《艺术评论》2020年05期。

[22].《2020年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中学篇》,《艺术评论》2020年06期。

[23].《百廿北师大美育思想初探——以启功先生的艺术美育思想为中心》,《艺术教育》2022年03期。

[24].《艺术美育视野下的中国古典“气韵”观》,《艺术教育》2022年06期。


三、译文:

[25]. Fredric Jameson:《电影的魔幻现实主义》,收入李洋主编:《电影的魔幻现实主义:英美电影文论选》,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

[26]. Anne Dunlop:《绘画与诗学中的讽寓与十四世纪意大利艺术的虚构》,《美育学刊》2015年05期。

[27]. Anne Dunlop:《欧洲艺术与中世纪蒙古之关联:文化译介的两个案例》,《美育学刊》2015年06期(合译)。


四、译著:

[28].Gladys Engel Lang & Kurt Lang:《永刻于心:艺术声名的建立与持存》,南京:译林出版社(合译,第一译者,即刊)。

五、课题:

[29]. 2018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艺术学’在现代中国的发生”,负责人。

[30]. 2019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东亚语境中现代‘气韵生动’论的生成”,负责人。

[31]. 2021年度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基金项目 “在‘美’与‘思’之间的艺术美学通识课程”,负责人


【联系方式】

bnuwujian@126.com